朋友小王到某500強公司應聘薪酬專員,經過簡單交談后,面試官問小王:小王心里咯噔了一下,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,我就想安靜地算算工資,頂多跑跑社保,難道薪酬管理還有什么高大上的內容嗎?每個崗位、每個員工發多少錢合適,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?各個崗位工資和業績獎金該如何分配,才更有利于提升公司業績?如果你心里沒有這幾個問題的答案,那說明公司的薪酬體系亟待改進。企業不論大小,想要激發組織活力,都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著手。搭建基礎的機制,如人才激勵體系、任職資格體系等,這是釋放員工活力機制的保障;海底撈的服務員有很多基礎的決策權,但一般企業的基層員工是沒有決策權的。其中知情權是最基礎的,再給員工一些參與權和建議權,員工的活力就會被激發出來。開中高層會議時,擺一排椅子讓優秀員工列席,這就是最簡單的參與權。每個年齡段的員工想要的東西都不一致,相比“薪酬福利”,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工作氛圍開不開心。針對這種情況,管理者做績效管理時,要深入到員工實際的工作場景中,對他們進行高業績鼓勵,同時把績效評估作為管理工具,靜等花開。做福利體系和激勵體系一定要接地氣,要知道每個序列,每個年齡段的人才到底要什么。
很多企業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罰錢,是負激勵,但是績效管理真正做的好的企業,是以正激勵為主。
1、指標不是結果,要通過指標分解,把結果指標變成過程指標。2、在績效輔助和績效改進的過程中,要重點關注關鍵績優員工,給他們一定的激勵。
中高層管理者可以把績效管理分解成績效計劃,用績效輔導績效結果,把績效評估當做管理工具,而不是人力資源工具。目前這個階段,給員工漲10%的工資,沒人會滿意;漲20%,也就高興一周。例如,員工入職的第一天,企業給員工講職業生涯發展通道、晉升管理辦法。或者我們告訴員工,在績效輔導周期內,每個月您的上級會為你進行一次績效輔導。 對組織進行有效激勵,好的薪酬體系設計很關鍵。
一個漂亮的薪酬方案,診斷評估的全面性、數字來源的科學性、薪酬激勵的及時性等方面都是薪酬設計成敗的關鍵點。
如何抓住這些關鍵點,
通過精通薪酬設計技能,
成為老板紅人,實現年收入翻倍?
